智能工程系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建设 > 智能工程系
“疫”无反顾 共同守“沪”
暂无

2022年3月,疫情来袭,变异毒株它具有潜伏期短,传播性强,传播速度快等特点,最为重要的原因是大多数人在感染此种毒株后并不会出现明显症状。在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下,为了切断传染链条,阻断病毒传播,上海全面实施了管控措施,全体居民足不出户、居家隔离,学校由线下教学转为线上教学、企业停工停产、商场停商停市。

而上海这座城市里居住着近2500万常住人口,庞大的人口数据意味着管控工作将面临十分复杂和困难的局面。在上海疫情越来越严重时,全国上下共22支医疗队,总计3.7万余人从四面八方驰援上海,在两年前上海市援鄂医疗队到达武汉,支援金银潭医院,如今武汉第一批援护医疗队也已抵达上海与上海人民携手同心战疫,在采访中金银潭医院医疗队领队程芳说到,我们是来报恩的。但我想说全国人民本就是一家,互帮互助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与此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学校里有的老师和同学也报名参加志愿者工作,在阅读校园公众号上的一篇文章《穿战靴,着战袍,党员先锋“疫”线集结》后,才了解到有的老师在为学生授课批改作业之后,利用业余时间仍然投身社区承担志愿者工作,为社区居民发放抗疫物资,维护核酸检测现场的秩序等等抗疫工作任务。

其中的一幅场景令人称赞,老师们在烈日下照了一张集体照,立夏已过天气逐渐变得炎热,但天气的变热并不会让病毒停止传播的脚步,老师戴着厚重的护目镜,戴着闷热的医用口罩,身着宽大的防护服,不顾炎热在烈日下完成每日的管控工作。我知道老师们也非常辛苦,在太阳的炙烤下那件防护服便是一个蒸笼,里面充满着水蒸气,加上闷热的N95口罩,这样令人难耐的工作条件是多么辛苦啊。但在文章中老师只是说了一句: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

而学校中也并不只有教师们奋战在抗疫一线,高年级的学长他们作为成年人主动向社区提交志愿者工作申请,主动请缨投身抗疫一线,他们更是作为一名团员,扛起了作为一名共青团员的责任与使命担当。在他们准备进行新一轮的核酸检测时,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大雨,看到学长披着一次性雨衣,站在防晒棚边缘,为居民们做着核酸的身影我深受感动。在上海疫情风雨飘摇之时,正是因为有了他们众志成城,筑起牢固地病毒阻击屏障,使狡猾的病毒被阻断,而无法肆意蔓延。

在疫情期间,笔者更清晰地感受到,作为社会成员应该向奋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志愿者等冲锋在抗疫一下的工作人员,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感谢,他们是大家学习的榜样和奋斗目标。在居家隔离期间,笔者在网络上看到了许多抗疫故事,医护人员们顶着烈日为居民做核酸,一场核酸下来,衣服被汗水浸湿,甚至在做核酸期间,为了提高效率,医护人员还要减少饮食和补水。每当这时都想能去帮助他们,但却因为年龄不够无法报名参加志愿者工作。虽然无法与医护人员一样工作在抗疫一线,但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他们贡献出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身体力行地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为抗疫一线工作捐款捐物,支持抗疫;在家中认真学习;每天坚持锻炼,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以最佳状态迎接每一天的学习。

在医护人员近两个月的不懈努力下,在全体上海居民的通力配合下,上海疫情局势逐渐好转,从最初的新增每日2万余人感染,再到每日新增百余人感染。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每个人都不是看客,都无法置身事外,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同舟共济,积极配合抗疫工作人员,打赢这场抗疫攻坚战。中华儿女从不畏惧困难,在这场与疫情的战役中中华儿女必定会赢得也必须赢得这场战斗的胜利。也相信在不久之后,疫情的阴霾终将散去,大家也将会重新沐浴温暖的阳光。

供稿:上海市“星光之约”记者团

陈金鹏(生) 冯晓军(师)

日期:2022年5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