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工业学校机电部金益老师援疆支教点滴
“古老而神秘的地方,传来婉转而动听的歌声,步履矫健的马儿带着他们穿过河西走廊,越过大漠孤烟,来到天山脚下。从祖国的东部,来到祖国的西部。从粼波浦江,走向连绵的天山。从此对他来说,一个崭新的生活、一段特别的经历开始了。
——题记
开展援疆支教工作,是上海市委、市政府落实中央新疆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教育工作者们积极响应号召,选择困难和挑战,踊跃参加援疆支教,投身西部大开发,为推动两地教育交流与合作,表现出了人民教师的崇高品德和奉献精神,在个人的从教经历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2010新学期开学伊始,大众工业学校“好中选优、精益求精”,选派机电教学部焊接实训指导教师金益担任援疆支教老师。8月22日,金老师踏上了征程,带着上海人民的深厚情谊,从东海之滨来到西北边陲---新疆莎车县,成了新疆喀什市莎车县职业技术学校的一名任课老师。
“一个人,八千里路云和月。”弹指间两个月的时间匆匆过去,而在千里之外的金老师近况可好,在异域他乡又会有怎样的点滴心路呢?在此没允许我借用金老师细腻又诙谐的文字,带我们去那一片广袤无垠的奉献乐土:
不舍
出发的日期已定了,我知道一切都已经迫在眉睫了。
今天忙里偷闲,就是想写点东西,因为要离开很长一段时间,一时间心中涌出太多的牵挂与不舍!也想把一切都放下,可太多的牵挂与不舍,它在我心中挣扎着起起落落,纠葛着我!
不舍妻子——不知不觉结婚已经11年了,回味现在的生活,心中不禁微微一喜,老婆体贴,女儿聪慧。和老婆生活了这么多年,惊叹于两人的共识,有时只需一方说出上半句,对方已俨然知道了下半句。在家我一直戏说我养了2个女儿,老婆是我的大女儿,宝宝是我的小女儿。老婆也乐意接受我这种说法!可接下来的一年半,家中大小事物全都要落在她的身上,心中的不舍……
不舍女儿——明年是女儿小学阶段的关键期,马上就升预备班了,目前成绩优异的她是否能一如既往的保持下去。女儿聪慧,但学习缺乏主动性,贪玩,在家恐怕也只有我能管住她!老婆不善与女儿沟通,而女儿也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变得很有个性了,真的很难想象我不在的日子里会出些什么状况!还有就是她的身体健康了,每次放寒暑假都是养的胖胖的送到学校,可一个学期下来就瘦的……
不舍新家——家中房子装修了一半,尽管这段时间把能想到的东西都去买了,但我知道还是会有许多琐碎的东西是一下难以顾全的,这一切到时候就要靠老婆独立去面对了!
不舍父母和家人——怀念全家一起外出旅游的幸福时光!!!可这一走,连弟弟的婚礼也无法参加!!!奶奶刚手术结束还在恢复中!母亲心脏不好还要操心我那患有糖尿病的父亲!!丈母娘为了我们也放弃了许多本该属于她的幸福时光!
不舍朋友——离开众多的朋友和同事,一如离开我百般依恋的家!
不舍我的鱼和草——养了六年的鱼和草,估计一年半后已经都离我而去了。
不离
援疆第一天。
凌晨3点醒来,脑中慢慢细数着这段日子为家的所做的一切,确认没有遗漏,继续坦然的睡去!
5:30女儿的敲门声把我和老婆唤醒,两人以最快的速度洗漱完毕,带上行李冲下楼去。来送行的杨老师和叔叔已经在楼下久等了!!!
6:20到达上海市展览中心,来的还算早。拍了点照片,故做轻松的与同去援疆的兄弟们聊着,尽量避开敏感话题!
7:50终于分手的时间到了,强忍着心中的酸楚,笑着与老婆女儿拥抱了一下,然后头也不回的跑上了车。调整好心情才发现周围好多人都在流泪,拿出相机记录下了这心酸而又感人的一刻!透过车窗,看到了老婆也在那里流泪。
警车开道……直达机场……路上给父母打了个电话,电话那头,妈的声音已经哽咽,没敢多说,马上挂机!
8:40飞机准时起飞。待飞机飞稳后,急不可待的拿出女儿写给我的信(昨晚给我的,要我一定上了飞机才能看,爸爸信守承诺了),信还没读完,我的眼泪终于……,没想到,真是没想到,这一刻我感觉到其实女儿真的懂事了!
16:10飞机降落在喀什市机场(只有一条跑道的机场)。飞了近10小时。
19:00晚宴开始。长这么大终于见到真正的烤全羊了,晚饭不错,菜的味道也能接受,酒没敢喝,当地人太热情了……
晚餐进行到21:00才结束,跑到室外一看,天哪,太阳还高挂着!
以后就要过这样的日子了:早上8点起床早餐,9点上班,13:30午饭然后休息,16点上班、20点下班。
不适
援疆第二天!
为了倒时差,昨天晚上硬是撑到了1:30分才睡觉,结果今天还是6:45分就自然醒了……屋外一片漆黑。估计家长已经起床了,发了条短信给她们!
7:20分,在床上实在呆不住了,打开电脑放音乐,把昨天拍的照片整理了下。这时才发现,我竟然睡在沙子里!晚上睡觉没开空调就开了窗,结果起风了,房间里全是细细的沙子,特别是床,本来是白色的床单上面竟盖了一层黄沙!
7:45分,隔壁的军营吹起了军号,应该是起床的号声吧!呵呵,我可起的比兵哥早多了!
洗漱完毕,我已经对这里的气候起了反应,除了昨天就有的症状外(嘴唇干燥,喉咙发毛),今天鼻子里已经有很多凝结的血块了,看来是上火了,今天要多吃菜少吃肉了!可这里的蔬菜也都放辣椒的,看来还是得去药店买点降火药了!
10点开会,领导给我们落实了具体的任务,感觉压力挺大的(都称我们为专家,对我们的期望好高!)。然后我们这群援疆的兄弟就分头进入了自己所在的学校进行实地考察。我们援教的学校是莎车县新建的一所职业技术学校。所有的实训车间待建,学校的学生从15岁到45岁的都有,而且都是维族人,基本不会说汉语。给我配备的两个焊接老师除了会讲普通话外,焊接方面可以说一窍不通,希望焊接术语他们能理解能翻译。焊接专业的理论老师也一个没有,而所用的培训教材全是维吾尔语,我除了图表能看懂外,其他就跟看天书一样!而我先前准备的教材和教案基本也没用武之地了!工作挺难开展,说不定一年半下来我能说上维吾尔语了!
下午6点,县教育局有安排我们去参观乡下的一所小学和幼儿园。去之前心里以有所准备,因为从一路上的民居就可以知道当地乡下的艰难程度。但看完之后,心里还是很不是滋味的!这里的小孩一般都只能上到初中就结束了,因为整个县只有一所高中,所以每年只有19%的学生能升入高中继续就读。而81%的学生里面,一大部分是因为家庭贫困而蹉学的。
不弃
援疆第七天。
工作已经有条不紊的开展了,称不上顺利,但也一步一个脚印的在往下走。学校对我们的要求可谓说来简单,操作颇艰难:“帮助提高专业教师的综合能力,做好专业骨干教师的传、帮、带工作,尽快把各自专业的先进理念传输到当地的老师中去。”目前整个莎车县职业技术学校教职员工一共才54人,而从事实训教育这块的老师基本都是从基础教育转型为职业技术教育的,许多老师都是边学边干。整个学校能用汉语流利交流的老师不过1/5,语言交流成了我们最大的障碍。如何克服,看来只有互相学习了。
在学校工作几天后,最大的感慨就是穷困。学校的电话竟然也会因为欠费而停机;学校的厕所也因为没钱装压力泵,而改用人工冲刷;学校老师的备课本到目前还没落实;学校老师的办公用具如笔之类的都是自购的;学校老师的办公室目前除了校长和书记外,其余五十多个老师就挤在两个教室里;这一切都超乎我原来的想象甚多。难怪当地的老师看到我们去之后是那么的开心……因为他们相信不久这一切会改变的!
在情况改变前我也吐吐苦水吧。最受不了的就是我的鼻子了……气候干燥流点鼻血也就算了;厕所问题也就不谈了,反正我目前都是憋着回来解决的(我有着憋死也不进学校WC的决心了)。最让我“无法抗拒”的就是维族学生身上散发的那股“特有的味道”,每想到要跑进那教室坚持45分钟的时间,脸上还不能表示出任何不适与不快……
一年半时间,我有着顶住一切压力与困难的决心,也有着再苦再累把工作做好的信心,却不知道我有没有抵御那“独孤求败”的恒心呀!!!
不眠
援疆第N天。
最初的新鲜感没了,日子似乎恢复了平静。
吃完早饭回到房间,打开电视才知道,今天喀什市遭遇强沙尘暴袭击,市区能见度还不到100米。虽只是浮尘天气,但对于我们几个从沿海城市来的老师,还是心有余悸的!等到了4—6月沙尘暴肆虐的季节,那将是如何一种场景。记得以前读过老舍的一篇小说《正黄旗下》,其中就有关沙尘暴的描写,有一段是这样描述的:“半空中,黑黄上下,渐渐混合,结成一片深灰的沙雾,遮住阳光。太阳所在的地方,黄中透出红来,像凝固了的血块。”看来有机会亲身体验了……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0年9月7日23时41分在中、塔、吉交界(北纬39.5,东经73.8)发生5.6级地震,震源深度7公里。
援疆第三周,也算是“丰富多彩”的一周!先是领略了当地沙尘暴的威猛;接着是享受了西北边陲大风的猛烈;然后体会了大幅度降温的快感,没想到竟然昨晚还有机会体验下地震的滋味!生活还真是多姿多彩!
23:41分,人在卫生间洗衣服,只觉得人在晃。“奇怪!今天又没喝酒。”心中还在嘀咕,定定神继续洗。还没等下手洗,晃感越来越明显——“地震!”不会吧!打开房门一看,大伙都以惊恐的眼神站在门口,相互眼神一交流,撒腿就跑!
跑到楼下大厅,把前台接待的美女吓了一跳!(哎,地震没把她吓到,我们一群人这么冲下去着实把她吓到了)当我们向她叫到地震了,快跑时;美女显示出一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从容与淡定。笑看着我们冲出宾馆大门,然后以一种幼儿园老师安抚受惊小朋友的姿态跟我们说道:“放心,这点震,没事的!
23:50分左右,又有一次震感,但没前面那次强烈。但马路上,我们发现当地的人民根本没什么反映,该吃的吃,该喝的喝,好象这一自然现象根本影响不到他们。也许是受了莎车人民的鼓励吧,我们也以一种平和的心态陆续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回到房间,在网上搜索了下,原来喀什这块地貌属于河断裂带,是我国天山西段一条规模较大的活动断裂带。难怪当地人民如此淡定!事情经历多了,自然而然就淡定从容了……偷偷想到:“不知道上海政府给我们买的保险包不包括这自然灾害伤害险!”
2010年9月10日的第26个教师节,我,一个远道而来的普通教师,过了一个特殊的教师节。巧的是,这一天也是维吾尔族传统的肉孜节(开斋节),和维族同事一起过双节,这是一件多么特别、多么开心的一件事呀!
夜深了,叶尔羌河静静的流淌着,远处不断、轻轻的飘来:和谐,和谐,和谐……(和谐,维族语音译,意为:干杯)
夜静了,而我却无法关闭思索的大脑,淡淡的月光,透过窗帘泻照在我的床前,什么时候在莎车县也能名正言顺的过上一个教师节……
机电教学部
2010年10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