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工程系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建设 > 信息工程系
心中有阳光 脚下有力量
——庆祝建党100周年有感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青年的人生之路很长,前进途中,有平川也有高山,有缓流也有险滩,有丽日也有风雨,有喜悦也有哀伤。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为了理想能坚持、不懈怠,才能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人生。

                                                ­——习近平

如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建党一百周年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历史交汇点,“天问一号”成功在火星着陆,“祝融号”成功传回火星照片,“嫦娥五号”带回1731克月壤……不知不觉中,中国这只雄狮已经抬起了头,发出民族的怒吼。这个国家有着世界第一人口,有着千百年来骨子里的民族魂,我们完成了那些古人上天下海的愿望,用他们的想象加以命名,“玉兔”、“鹊桥”、“东风”、“悟空”……那些看似虚幻的神话被赋予了独特的意义,这些国之重器的名字,都是中国式的浪漫。

100年前中国共产党诞生了。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人民有了可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保证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发展。党带领广大人民经过浴血奋战,使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我们不应该忘记曾经那些年轻的背影。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的钱学森,使中国人民不再挨打;研究杂交水稻的袁隆平,使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不再挨饿;发现青蒿素的屠呦呦,为人类带来了一种全新结构的抗疟新药……如今新时代的接力棒已经交到了年轻人手里,我们只有接好这一棒,才能不辜负前辈、不辜负民族、不辜负国家。我们只有全力以赴的奔跑,才能完成他们未做完的事,实现他们未了的心愿。中国的青年人就是八九点钟的太阳,当新的阳光升起,当保护我们的那一群人离开了,还有会一大批人补上,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

人就像种子,我们都是渺小却不平凡的个体。当16岁的毛泽东看着国家民不聊生、饿殍遍地,他写下“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这是他心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信念;当他写下“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是他心中对年轻人“少年强则国强”的殷切希望;当他写下“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这是他艰苦卓绝的志向。当新冠疫情肆虐神州大地,一群“90后”“00后”的孩子学着前辈的样子站了出来,他们奔赴前线,穿着厚重的防护服,顶着生理心理的巨大压力,义无反顾地与这只“吃人的怪兽”搏斗。与此同时,以快递员汪勇、大连小伙蒋文强为代表的,无数不求名利的青年人为这片共同的土地而奋斗。

只要我们做一粒好种子,在祖国的土地中生根发芽,直至长成参天大树,就可为后人留下一片阴凉。就像组装航天产品“心脏”的顾威,他说:“如果我的付出能让更多人对航天事业产生兴趣,那么这也是很有意义的。”或是扎根传统文化的张佳慧,她说:“做自己喜欢的事,苦一点,累一点,不算什么,即使忙的昏天地暗,也感觉自己在发光……”。

当我读完改诗赠父的毛泽东、放弃保送资格坚持学医的张文宏;接过父亲的马缰绳,风雨无阻为乡亲送信的王顺友;放弃在大城市的工作机会,回到家乡把双脚扎进泥土的“第一书记”黄文秀,我才深刻体会到“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份光,发一份热,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待炬火”的含义。

梦想熠熠,使命灼灼。“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为了理想能坚持、不懈怠,才能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人生。

当后浪正式接过前浪手里的火炬,这个过程,叫传承。



学生记者:周冰姗

信息工程系

2021年6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