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上午,M2(即钣金、焊接和桁架)的拉练PK正式开始,本次拉练的题目是机器人小人在楼梯上行进,需要通过变换相机镜头模拟人爬楼梯的感觉,在此之前需要选手根据提供的图纸将缺失的钣金零件、桁架进行建模,最终进行总装配,进而完成人爬行楼梯的模拟动画。
在本次题目中,对于选手的难点主要有三点:一是要准确进行桁架端部处理;二是要学会自定义结构件放到资源库中,便于随时调用;三是要通过变换镜头模拟完成机器小人爬楼梯的动画。150分钟的模块答题时间一晃儿就结束了,选手们的感觉不尽如人意,主要原因在于选手平时练习得少,对钣金零件图纸、桁架建模图纸不习惯,尤其对于焊接符号的表达更是陌生。对于钣金建模而言,关键的是读图细致,有些尺寸标注不是很清楚,板厚、折弯半径尤其要注意;而对于焊接要求一定要咬文嚼字,不能遗漏任何文字细节。
按照惯例,3月27号下午选手们继续完善上午的内容。3月28日上午,苏州技师学院教练集中评分,我们才意识到M2的答题顺序是不一样的。M2模块侧重于对给定钣金、桁架图纸的建模,并规范出钣金零件、桁架模型的工程图,而工程图往往就是抄画,得分比较容易,所以教练建议选手建完一个零件模型就马上出工程图,这样更能抓住分点。对于桁架建模,教练建议根据桁架结构件特点进行分组,尽量不要采用三维草图进行基础框架的架构,充分利用实体来进行建构,当然这需要选手有足够的建模功底,有良好的建模思路。
本次点评最大的收获就是采用“相机——路径”的方式完成动画的制作,明确了相机“平行模式”和“透视模式”的区别,明白了“目标”和“位置”的概念,“位置”相当于眼睛位置,即相机的位置,而“目标”则是要看的对象,两者之间而且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在制作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相机框大小的调整,这个就相当于视野的范围大小。通过这个方法,大大减少了动画制作时间,为比赛赢得更多时间。
前方的路还很长,我们的选手还是需要不断磨练,积累经验,夯实自己的基本功,争取能走得更远。加油!小伙子们!
现代制造系
3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