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系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建设 > 经济管理系
▲以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为契机,练就班主任三项基本功
暂无

    为了丰富文秘专业学生的社会阅历,学校联系了学联旅行社,安排86名学生从324日至418日分两批进行带薪社会实践活动。学联旅行社对我们学生在导游岗位上的表现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学们经过实践的磨练都有很大收获。

作为此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班主任从活动准备、活动跟进,一直到结果评价进行了全程跟踪,目睹和体验了学生的委屈、不足和收获;更把这次活动看作是对班主任的一次考验,班主任的基本功在实践中得到了印证、锻炼和提高。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一个系统工程,光靠想象和热情是远远不够的。早发动,早计划,早准备,早落实,班主任主要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一、确定活动方案,协助做好岗位培训。

1、明确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主要通过学习及操练导游礼仪规范,培养学生得体的行为举止习惯,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锻炼学生组织协调能力,培养责任意识,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通过带队,培养学生的责任心、纪律性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岗位服务意识;通过处理带队过程中可能临时发生的事件,提高临场应变能力和接待能力。

2、协助做好岗位培训,明确岗位任务和要求。

利用双休日,由旅行社老师进行集中培训。主要通过景点资料的介绍学习,要求学生认真记录笔记并作整理,了解上海及周边地区社会人文状况和在各景点的导游注意事项;进行为期两天的景点实地踏线活动,熟悉道路,摸情景点位置、所需时间等第一手资料,获取带队经验。

3、严格岗位仪容仪表的检查和整治。

在教学部的部署下,提前两周由班主任选择和组织统一的工作服装到位,以保证在活动进行前发放到每一个学生手上;男女学生仪容仪表要求干净整洁、大方得体,发式统一。对检查不合格的同学进行教育和整治,直到符合要求为止,否则坚决淘汰,取消校外实践活动资格,并在校内安排适当的实践活动岗位。

二、围绕主题,严密组织,精心安排。

为了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克服盲目性,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我们确定了“参加社会实践,提高专业技能,提升就业竞争力”的主题。

进行社会实践前,班主任围绕工作计划和实践活动方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离校路程较远的学生在学校临时住宿,保证学生到岗时间和休息时间;把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搭配好导游服务力量;建议由单位富有带队实践经验的师傅进行指导,形成教师带学生、师傅带徒弟的组织形式。

三、强调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每天天气情况不同,每天出游的景点不同,每天的带队对象不同,每天接触的驾驶员师傅和道路交通等实际情况也各不相同,每天带队的具体要求也是不同的。班主任除了强调要注意导游自身安全以外,还要求每个导游在车上向幼儿及陪同的家长(或是各年级的中小学生和班主任老师)反复强调旅途安全和景点游玩注意事项,增强安全意识,过好愉快安全的每一天。

同时,要求每个学生在带队过程中,要责任到位,做好以下常规工作:每天早上出发前列队等候,头戴工作帽,左手执旗,右手拿喇叭,听从领队指挥;出发前配合所带班级的班主任清点人数、整理队伍、有序上车;和班主任核对无误以后,征得班主任同意后准时发车,不落下一个学生;上车以后致欢迎词,并对当天的行程作热情介绍,回答提问,强调收队时间;在景点带领师生有序进场参观或游玩,并作简单讲解;收队时提前在门口等候,到齐后带队上车,一个都不能少,及时和驾驶员联系,避免把自己留在景点的尴尬;回程路上提醒大家注意安全卫生和带好随身物品等事项,致欢送词。

学生是单纯的,凭着自己从书本中得到的一些知识来建构起自己想象中的社会,只有走进社会,才会真正理解很多东西。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是一种融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为一体的教育形式,也是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合格人才的有效途径。同学们通过社会实践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予以验证和提高,同时服务和回报社会。

班主任工作是以学生为工作对象的一项复杂的管理性工作,班主任在组织和参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起码锻炼了以下三项基本功。

一、贴近学生,练好“知情功”。

“知情功”是班主任要知道自己的学生在干什么、想什么、需要什么,摸清学生的底,把准学生的脉。掌握信息,听取情况,通过个别问题看到倾向性问题,对个别问题早抓早治,防止蔓延;通过简单问题看到潜在的复杂问题,及时消除隐患;通过学生表现出来的实际问题看到学生的思想问题,增强工作的针对性。与带教师傅配合,向他们反应学生的情况,也从他们那里了解学生的情况,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教育。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练好“组织功”。

学生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班主任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信,切忌在现场指手画脚或训斥学生,学生可能会无所适从,而且会降低导游在大家心目中的威信;要善于调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积极性,放手让学生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开展活动,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独立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班主任在组织协调、方法、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提供指导和帮助,进行监督,使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顺利进行,形成脚踏实地、锲而不舍的坚强意识和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

三、自律修行,练好“身教功”。

常言道:"打铁先要本身硬""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身教重于言教,每天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首先必须做到。每天和学生一起,早上六点半前在校门口集合,明确每个学生每天的任务,开一个简短的班前会后,准时前往各个学校带队。发车和收队时做到清点最后一辆车走,不把一个学生导游留在景点。在学生中树立起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良好印象,做学生的典范,使他们学有榜样,做有约束。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出自宋朝诗人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的诗句。纸上是指书本上的知识;绝知是指彻底弄懂;躬行是指亲自去做。诗句的意思是说: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总是肤浅的,要真正彻底弄懂某种知识,一定得亲自实践。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锻炼和成长,而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正是班主任练就三项基本功的载体和契机。

 

 

 

 

文科教学部      杜英姿

 

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