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发展,导致产业结构和产品的调整,简单职业向综合职业发展,高素质的复合型劳动者更加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嘉定是一个高新技术企业众多,工业与汽车贸易等商贸比较发达的地区,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安亭国际汽车城的建设,区政府三年规划将把嘉定南部建设成商贸物流区,这对从事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电子商务人才有一个较大需求。因此,根据企业的需要,通过调研后我校于2000年开设电子商务专业,至今为止,多次修改教学计划,对电子商务的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进行了大胆的改革。
1. 全面素质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
教育部教职成[2000]2号《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要求"贯彻以全面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这是我们设置教学课程和进行教学改革的根本宗旨,也是我们制定教学指导方案的重要原则。努力营造文明高雅、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和良好育人环境,将课程教学隐于教学环境中。我们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强调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比如在课程中加入文学与艺术欣赏、职业指导、就业与创业等课程。
2. 灵活学习制度
教育部教职成[2000]1号《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应树立服务意识,积极进行制度创新,建立适应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需要的教学制度。"我校将原四年制的教学压缩为三年制教学,改革学籍管理制度,开展学分制教学,允许学生根据自己个性选择课程,提前修满学分。灵活学习制度是职业教育回应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
3. 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代表了近20年来国际职教的主流教育观念。现代教育的使命更多地关注于人的发展,以及适应这种发展的"自主学习"的需求。大家所逐渐熟悉的"CBE理论"、"行为导向理论"等国际职教理论,均突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在电子商务专业,有很大一部分内容涉及计算机类课程,我们一改以前的以教师为主,为以学生为主。我们要求教师树立服务意识,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多动手,多操作,教师只是起到辅导作用。
4.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按照"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要求,每一门课程的教学活动均包括理论与实践内容,且采用一体化的教学方式。事实上,国际电子商务发展相当迅速,如果只以课本理论进行教学,培养的学生势必无法适应商务发展的需要。因此,在课堂上,结合国际商务发展的实际情况,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进行授课。
在"学"重于"教"的教学模式中,鼓励教师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电子商务专业是一个比较新兴的专业,更应走在前列;同时也应注意,先进技术手段运用的重心,与其说是教师,不如说是学生,重要的是服务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在电子商务相关课程中,采用在实验室上课,这样可以使学生有直观而系统的认识,同时能边学边操作,加强实践能力。
5. 产教结合
产教结合是职业教育的特征,是教学与生产实际相联系、培养学生熟练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能力的重要保证。
学校聘请产业界专家为学校专业建设和课程教学进行咨询指导,以国家职业资格鉴定为导向,改革课程体系,强调学生的职业资格能力,使学生一毕业就能适应生产实际需要。在课程中加入了职业资格鉴定的相关内容,使学生毕业前都能通过电子商务操作员、收银员、营销员等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在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中加入大量计算机及网络知识,广告策划等内容,使学生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
6.教师的角色
教育被认为是导致学习的、有组织的、持续的交流活动。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教学的组织领导者转变成为学习过程中的咨询者、指导者和伙伴。
因此,我们对教师也提出了更加全面和高水准的要求,包括基本素质、专业学识、业务能力、职业道德、人格魅力等。教师除了理论水平要达标外,在职业技能上要求有相关专业的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向"双师型"方向发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推进教学改革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中等职业教育必须进行改革,树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