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规划当前位置:首页 > 学校概况 > 发展规划
九州体育,九州中国有限公司实施教育综合改革创建方案
暂无

《嘉定区教育综合改革方案(2015-2020年)》(以下简称《方案》)是我区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多样教育资源日益增长需求,为嘉定建设现代化新兴城市提供人才基础和智力支撑而出台的一套组合拳。在五个板块三十项的改革任务中,以职业教育为重点改革对象的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三项任务内容。根据《方案》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了九州体育,九州中国有限公司实施教育综合改革创建方案。

项目任务一、聚焦“双师型”,打造优秀师资队伍

过硬的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素质,是保障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方案》中提出了打造“双师型”职业教师队伍,健全职业教育等技能型、实践型人才遴选招聘和兼职教师制度。组合拳的推出,既为我校的发展指明了重点任务,也为破解多年困扰我校发展的师资难题带来福音。

一、目标

实现学校“双师型”教师的培训全覆盖。通过科学预测、有序引进、分层培养,学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提升至60%,“双师型”教学项目组占整个教学团队的90%。“双师型”教师及“双师型”教学团队总体质量能适应学校发展要求,逐步形成学校专兼职的双师型的“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优秀教学团队”。

二、措施

(一)拓宽职业教育兼职教师来源 提高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

为解决教师总量不足,生师比过高这一问题,学校将继续扩大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从多种途径引进人才,形成“理论+实训+校外专家”的多元组合,组建双师型团队,通过互补组合,打造“双师型”的教学团队。

1.不拘一格吸纳本校优秀毕业生。随着我校在“星光计划”、全国性技能大赛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部分优秀的中职学生脱颖而出。学校将在各级技能竞赛选拔表现突出的毕业生留校录用为非在编实训指导教师,并为其制订相应的培养计划,充实学校实训指导教师队伍。

2.按需聘请企业高技能人才。兼职教师是职业教育贴近市场、瞄准产业,培养企业所需人才的师资保障,是职业人才培养动态化管理的特征。学校将创新兼职教师的聘请途径、方式,完善兼职教师评聘及薪酬管理办法,根据专业调整和区域产业发展态势,主动从行业、企业聘请能工巧匠和一线管理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充实学校专业教师队伍,保障教育教学内容跟得上相应产品生产技术、工艺流程、营销策略等前沿变化。

3.择优聘请校外专家。通过进一步密切与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研究所、教科院职业教育与成人研究所的合作关系,聘请国内知名职教专家及全市行业或职教领域的专家,向专业带头人提供行业前瞻信息,对本校的专业带头人通过高层次、高密度的技能和经验提升,对专业进行建设规划,制订教学改革方案,进行教学开发。

4.引进职业院校毕业的优秀师范生。学校将继续从天津师院等职业师范院校直接引进品学兼优、综合素质强的应届毕业生,发挥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实践技能优势,提升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

(二)搭平台 多渠道构建“双师型”教师成长平台

1. 深入开展教师下企业实践

根据《方案》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学校教职工参加培训学习的若干规定》要求,通过教学计划的调整,实施三种层次的教师培养。

教学骨干  ——“精”培养

专业教师  ——“广”培养

基础课教师——“泛”培养

通过上述方法,全面完成方案中要求的进入“双师型”系列的教师,力争完成每五年在行业企业实践累计1年以上的教师培训目标。

2.搭建竞赛平台,助推“双师型”教师成长

我校将每年定期组织一系列技能比赛、教学教法活动,“以赛促学”。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上海市“星光计划”、全国技能大赛、上海市教学教法评优活动、教学公开课比赛等各类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竞赛活动,以赛促教,促研,促进“双师型”教师专业能力提升。

3. 实行科研引领,提升双师水平

学校将通过搭建课题研究平台,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系部、校级、区级、市级、国家级的各类课题和改革创新项目。通过课题的研究运作,利用专家全员培养和专家一对一的指导相结合的策略,给予不同的课题经费支持,利用聆听专家报告、开展校内教师公开课评议、交流讨论等各类活动,鼓励“双师型”教师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在科研中解决问题,不断补齐“双师型”教师成长中的短板,高效地促进自身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4.利用培训资源,启动名师工程

学校将继续促进中职学校教师市级培训与上海市教师教育管理平台的共享对接,实现面向中职教师培训资源的共享,联合人保部门遴选优秀企业作为教师培训基地。支持教师取得国际公认的职业资格证书。通过实施名师工程,加强市级、区级、校级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名师队伍,鼓励高级教师向教授级(正高级)职称发展,力争名校育名师,名师扬名校。

三、项目施工图:

 项目名称

2015-2016年主要任务

2017-2019年主要任务

2019-2020年主要任务

达成目标

负责人

责任部门

“双师型”教师

队伍

建设

根据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及《嘉定区教育综合改革方案》,制定教师个人专业发展图、学校整体师资结构图,确定学校稀缺类师资,制定有效的教师培训方案。

每年开展寒暑假教师专业培训,利用好国家级、市级师资培训平台重点培养2-3名骨干教师,根据专业发展要求聘请兼职教师,每年引进1-2名专业教师,安排约20%专业教师下厂实践。

深入开展“双师型”教师培养的课题实践研究,形成“双师型”教师培养典型案例。“双师型”教师在各级各类竞赛中成绩突出。

实现学校“双师型”教师的培训全覆盖。通过科学预测、有序引进、分层培养,学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提升至60%。“双师型”教师总体质量能适应学校发展要求,逐步形成学校专兼职的双师型的“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优秀教学团队”。

冯 明

付 磊

杨建英

教研处

教务处       人事处       各系部

项目任务二:探索职教现代体系建设  服务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的建设

一、目标

主动对接中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融通”专业改革试点。完善中高职贯通(3+2)培养模式,深化基于学分制的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改革,探索“3+4”中职和本科贯通衔接。积极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加快中等职业学校改扩建工程,结合区域产业转型发展建设一批重点专业,构建区域学生职业启蒙教育体系。

二、措施

(一)深入开展“双证融通”专业改革试点

学校将继续总结《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双证融通试点工作的经验,不断扩大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融通”专业改革的试点范围和规模。将 “双证融通”专业改革试点要求融入专业教学标准的修订内容,探索“双证融通”的常态化运行。

(二)深化职业教育学段衔接探索

推动和规范中高职衔接是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关键环节,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中高职衔接的核心是专业课程的衔接,关键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同时,通过不断完善学分积累与转换、学习成果互认等制度,拓宽技术技能人才终身学习通道,促进技术技能人才的终身发展。学校将组织教师深入行业企业一线,掌握企业岗位技术技能需求,尤其要认清相应专业发展方向和可能的发展路径,对应岗位开发新课程,专业课程具有针对性、前瞻性、实用性,创新学校各专业群课程体系,使学校各层次、各专业课程合理化、系统化。加强与贯通院校和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完善中高、中本贯通的课程结构,优化中职—专科高职—应用本科相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积极开展其他专业的贯通试点工作。

(三)积极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

现代学徒制是以“双重身份、双元实施、工学交替、岗位育人”为特征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上海市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我校通过与具备规模、实力和学徒制教育基础的上海申克机械有限公司合作,在模具制造技术专业中开展如下试点工作。

1、校企共建育人目标

通过试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综合职业素养,能胜任模具制造行业及与模具产品相关的企业岗位,掌握国际通用的模具制造技术与工作方法,具备模具相关职业领域的企业文化理解与沟通能力,具有在该专业终身发展能力的知识型、发展型技术技能人才。

2、实行联合招生招工方式

与申克机械有限公司共同研制招生与招工方案,改革录取办法,推进招生与招工一体化。

3、编制模具制造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的教学实施方案

以2013年开发的《职业教育国际水平模具制造技术(冷冲压模具)专业教学标准》为基础,借鉴国外现代学徒制成功案例,结合申克机械有限公司实际情况,编制模具制造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的教学实施方案。

4、结合企业项目特性,探索专业课程体系

在课程设计方面,借鉴先进制造技术员工培训课程,以职业需求(模具制造)为核心,模具机械工工作过程为导向,融入先进的模具制造技术。课程设计将围绕典型工作任务,从泛到精、由浅入深展开,有利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5、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学校与申克机械有限公司根据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和教材、设计实施教学、组织考核评价、开展教学研究。校企签订合作协议,学校承担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企业通过师傅带徒形式,依据培养方案进行岗位技能训练,真正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

6、校企共建师资队伍

教学任务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承担,形成双导师制,设立兼职教师岗位,加大学校与企业之间人员互聘共用、双向挂职锻炼、横向联合技术研发和专业建设的力度。校企双方通过教研活动,共同制定教学计划,邀请行业资深专家、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共同进行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改革、课程开发等,使教学更贴近企业生产实际,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师资队伍。

7、校企共建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

校、企双共同制定现代学徒制管理办法,保证学徒基本权益;根据教学需要,合理安排学徒岗位,分配工作任务。根据学徒培养工学交替的特点,实行学分制,学校和申克机械有限公司共同实施考核评价,将学徒岗位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纳入考核范围。

8、考取国内外的职业资格证书

试点专业学生将参加德国AHK模具机械工证书;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工具钳工(冷冲模方向)(中级)等国内外相关专业证书考试,获得国内外同行业的准入资格。

(四)积极实践市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创新工作

评价方案的实施是中职教育、教学的重大改革。它涉及教育方式、教学模式、教育教学资源的重新整合。学校将认真学习《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评价实施办法》和《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按照细则要求,从教育理念、教育方式、育人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逐年推进,培养出区域发展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五)改善专业结构和布局,加强专业群建设

学校将围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等要求,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实际,积极发展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同时,以系统论、信息论为指导,借专业部升系的契机,厘清专业间的关系,设计合理的专业群,构建针对产业需求的专业体系,从设置、课程、教师、教材、教学、实训、实习、评价、科研和保障等方面进行一体化顶层设计。

现代制造业类专业:向着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智能化,超精密加工和可持续制造技术方向发展。重点发展数控产品质量检测专业或专门化方向,机电一体化(智能机器人方向)等市场所需的新专业。

现代服务业:对稳定发展的现代服务类专业结构将逐步完善和优化。

(六)构建区域学生职业启蒙教育体系。

推进“职业体验日”制度化,面向本市所有中小学开放学校实训场所、课程、师资等教育教学资源,继续开设面向全市中小学的职业体验活动和选修课程,丰富中小学职业体验的内容和形式。推动基础教育阶段的生涯教育和劳动技术课程改革,继续承担好我区部分高中的学工实践,将职业技术课程和实践渗透至高中教育,为普通高中学生接受职业基础教育创造好条件。

三、项目施工图

 项目名称

2015-2016年主要任务

2017-2019年主要任务

2019-2020年主要任务

达成目标

负责人

责任

部门

探索职教现代体系建设  参与创新课题实践

根据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及《嘉定区教育综合改革方案》,制定学校探索职教现代体系建设,参与创新等各项课题的实践方案。

1、总结“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双证融通专业改革试点经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2、完善中高、中本贯通的课程结构,优化中职—专科高职—应用本科相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                3、实施模具制造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的实施方案。            

4、完成专业布局调整。

5、有序开展区域学生职业启蒙教育体系建设。

1、“双证融通”专业改革试点要求融入专业教学标准的修订内容,探索“双证融通”的常态化运行。                   2、进一步完善中高、中本贯通的课程结构,优化中职—专科高职—应用本科相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积极开展其他专业的贯通试点工作。                      3、形成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和教育教学案例。              4、形成品牌专业群。            5、利用新校资源,进一步丰富中小学职业体验的内容和形式。

主动对接中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融通”专业改革试点。完善中高职贯通(3+2)培养模式,深化基于学分制的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改革,探索“3+4”中职和本科贯通衔接。积极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结合区域产业转型发展建设一批重点专业,构建区域学生职业启蒙教育体系。

冯明   付磊  

教务处       教研处       智能工程系   汽车工程系   现代制造系        实训中心            培训部       市场部

项目任务三:加快学校新校建设

一、目标

通过规划、景观、建筑的有机整合设计,用5年时间,塑造学术氛围浓郁、健康和谐的环境,建立一个现代绿色生态人文学校,打造出一所全新的、现代化的中职学校。到2018年左右完成新校第一期168亩校园主体工程和配套工程建设,2019年左右学校完成整体搬迁,新校园正式投入使用。

二、措施

1.建立与项目建设方、委托方建立沟通机制,明确专项工作小组负责人及其分工,强化协助、监督管理功能的发挥。

2.协助编制新校区建设方案设计。与代建公司反复充分沟通,包括沟通建筑风格、区域功能需求、教育教学功能需求、交通需求等,整体规划科学设计校园,协调推进基础工程顺利实施,为打造现代职业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3.分阶段开展校园文化建设。采取传承和创新相结合、校级统一建设与系部自主设计相结合的方式,分阶段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科学编制校园文化统一建设方案,建设具有统一主题的校园文化小景,塑造假山、亭台、门廊等,设立不同的组合雕塑群,建成自然典雅的“花园式”中职新校园环境,提升校园文化功能。通过连续开展系部文化建设评比、办公室文化建设评比、宿舍文化建设评比等活动,打造富有系部特色、产教融合特色的校园环境。

4.有步骤完成整体搬迁。科学编制学校设备实施和物品搬迁方案,主动配套人、财、物、交通等服务条件,以最快的速度、最小的损耗,有步骤、分阶段、合理有序整理学校物品、设施设备搬运等工作。

三、项目施工图

项目名称

2015-2016

主要任务

2017-2019

主要任务

2019-2020

主要任务

达成目标

负责人

责任

部门

根据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及《嘉定区教育综合改革方案》,制定学校新校建设方案。

完成新校第一期168亩校园主体工程和配套工程建设工作。

完成新校第一期建设工程,有序完成整体搬迁。

塑造学术氛围浓郁、健康和谐的环境,建立一个现代绿色生态人文学校,打造出一所全新的、现代化的中职学校。

高  康   付  磊 徐军    杨建英 朱凤芬

各部门

项目任务四:深度开展校企融合  协同育人

加强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色所决定的。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必须以深化产教融合为主要着力点,将产教融合贯穿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过程,重点完善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机制。

一、融企业文化   培养学生职业素养

学校在继续保持具有鲜明中职德育特色的集队教育基础上,引入企业“5s”管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一)目标

引入先进企业惯用的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管理模式,实现5S管理与职业学校学生管理的有效结合。使学生在校期间能了解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和员工的日常行为规范,逐步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引入5S管理,是中职学校综合素质教育活动的重要实践,对学生的学习习惯以及行为习惯都起到逐步的矫正作用,日积月累就养成一种习惯,这种良好的习惯造就学生良好的品质素养,为学生今后走上社会奠定了良好职业道德素质的基础。

(二)措施

1.加强宣传活动,创设5S管理氛围

在营造氛围上,一要借助物质手段,即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时充分考虑融入5S管理的内容;二要用好学校舆论工具,可以借助学校的黑板报、宣传橱窗、广播台广泛宣传5S管理的内容,宣传企业开展5S管理的成功经验;三要组织好主题活动,可以结合5S管理的要求组织一些特色鲜明的主题活动。

2.开展教育培训,明确5S管理目标

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5S的内容及目的、实施方法、评比方法等。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掌握5S管理在教学区、实习区、住宿区、食堂的具体要求,做到标准烂熟于心,在此基础上规范自己的言行。为提高学习效果,学校在四大区域也要张贴各自区域的细化要求,经常提醒、帮助学生不断加深认识理解。

3.开展实践督查,不断适应5S管理

实践与督察是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结合的关键。实践的过程就按照结合内容开展,用5S的要求约束自己,并达到真正适应其要求的目标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行为督查非常重要。制订《班级“5S”管理竞赛暨文明班级竞赛考评细则》,对班级、学生执行情况进行常态化检查考评,定期评比优胜班级、寝室和个人。尤其要注意发挥学生在督查中的作用,学生自我管理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边实践边总结,不断完善5S管理

这是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结合效果的保证。要真正实施好5S管理,就要善于总结,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改进。实行一段时间后要及时回头看,看5S管理与学生管理结合得如何,细化的要求是否恰当,督查的机制是否可行,实践的效果是否显现,管理改变的优势是否体现。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调整完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二者的有效结合,为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顺利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探索多元校企合作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目标

1.积极构建深度融合的职业教育新格局

完善与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机制,加快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开展前沿教学研究、打造优质教育品牌,提高区域职业教育核心竞争力。融合区域优质科技资源,充分利用区域内以高端制造为重要支撑的汽车企业、高新产业园区、知名企业总部的资源优势,在课程开发、科技体验、创新实践、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强大教育“后援团”和“智囊团”,为区域职业教育综合改革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和实践基地。开发科技创新交互式课程体系,依托区内科研院所优势,建立若干科技教育专用基地,组件科技课程开发专家团队,创设更加适合职业教育科技信息、交流、实践的交互式平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

2.构建校企合作教育共同体

以学校为龙头,在职教集团的帮助下,构建学校专业群对应的岗位群的教育共同体,探索不同形式、不同内涵、不同目标的合作模式,敢为天下先,实现共建共育,共享共赢。

建立产学研领导小组,构建职业教育全面对接职业岗位需求的机制。调整完善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的专业设置,建立健全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的机制,健全职业教育专业调整快速响应机制。

(二)措施

校企合作模式

培养方式

行业、企业支持主要形式

利益纽带分析

引入行业协会,技师进入兼职教师资源库

技师承担“技师进课堂”的课程教学

提供技师

提供一线工作中的真实案例

为协会提供办公场所;

满足技术骨干技术传人的愿望

“三明治”式工学交替创新模式

组建冠名班

学生可在企业不同的实习岗位中轮岗

提供技术主管、带教师傅

优先获取优秀人才信息,提前灌输企业文化,选拔人才。

引企入校,“产学研”一体式培养

与企业合作培养

提供实训、实习工作岗位

提供技术主管、带教师傅

学校的场地、相关设备企业可适当使用。

校企合作,依靠企业的支持开展专项技能培训

成立企业冠名班

赠送材料、设备

提供“新劲奖学金”

企业的资深讲师为学校的教师培训

企业派兼职教师为学生授课

“订单式”专项技能培养模式深受企业欢迎,提供企业急需人才。

利用“互联网+”,突破时空限制,实现产教融合

搭建信息化平台,推进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线上线下实时互动。

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可以在生产现场通过互联网实时传输为在课堂的学生远程授课。

将生产过程作为教学内容

企业获得优质、便捷的员工培训平台。

学校获得前沿的教学素材。

三、项目施工图

项目名称

2015-2016

主要任务

2017-2019

主要任务

2019-2020

主要任务

达成目标

负责人

责任

部门

深度开展校企融合,协同育人

根据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及《嘉定区教育综合改革方案》,制定学校校企深度融合建设方案。

1、创设5S管理氛围,明确5S管理目标。                       2、继续开展四种模式的校企合作。

1、学生适应适应5S管理并不断完善5S管理制度。                2、利用“互联网+”,突破时空限制,实现产教融合新模式。

融企业文化,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探索多元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高  康 沈菊芳 付  磊 徐    军

学生处       各系部   教研处       教务处       实训中心     信息中心     市场部

培训部

我区教育综合改革方案的推出让我们看到根本性解决职教发展瓶颈的希望,我校将从实际出发、先行先试、敢于突破,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投入到教育综合改革的实施中。

在此历程中,我校进行了以下四方面的思考:

1、对现代职教理念的掌握不全、深度不够,尚缺乏创新改革的理论基础。亟待加强学习。

2、学校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与打造现代职业学校的需求不适应。部分教师职业素养、教师专业能力与高端制造业、新兴产业的教学需求有差距,急需加强师资培训。

3、学校管理的运行机制与新型科创育人基地建设所应具有的要求有差距。

4、新的五年时间,由于新校的建设,现有陈旧校舍不能进行大的修缮改建,势必影响近几年的教学条件的适时发展,影响教学实践的创新。

我校将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围绕不同个性和不同职业发展需求的学生,做好顶层设计,保障学生学以致用、学用相长,习得一技之长,顺利进入社会稳定就业、成功创业,成就出彩人生。为推动嘉定教育事业再上一层楼,为加快推进现代化新型城市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